春日陽明山:走進臺北人的“后花園”(4)
蝴蝶在陽明山公園王陽明雕塑下的花叢中飛舞。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
圖集說明:
陽明山位于臺北市區北部,原名草山,相傳清朝時,官府憂慮賊寇匿于林中竊取硫磺,故定期放火燒山,因此整個山區只能長出五節芒這類雜草,故而得名草山。時過境遷,曾經的“草山”搖身一變成為“花山”。陽明山公園具有特殊的火山地貌景觀和豐富的地熱、溫泉資源,遍植櫻花、杜鵑花、梅花、茶花、碧桃、杏花、海芋等多種花木,“陽明山花季”也成為全臺最知名的賞花節日之一。據陽明山公園管理處統計,今年截至3月中旬,僅在陽明公園和花卉試驗中心,參觀人次就已突破150萬。
春日陽明山:走進臺北人的“后花園”你一次又一次的離開,我一次又一次的挽留,很多時候,總有那么一些念頭,我們不會有結果!他總以為我好糊弄。不知何時有個傻瓜信誓旦旦的:不會變、不后悔。到達信陽是11點,給她打電話,卻被掛掉了,隨后一條短信告訴我,她正在上課,下課之后再聯系;